【1973年江西发现的什么遗址】在1973年,江西省考古界迎来了一项重要的发现,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资料,也为研究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本文将对这一遗址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关键信息。
一、遗址简介
1973年,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原属南昌县)的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被发现。这两个遗址位于赣江流域,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该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江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的空白,也为中国南方史前文化的分布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
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年代大致为距今约1.8万至1.5万年前,是目前中国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二、遗址特点
- 地理位置: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
- 发现时间:1973年
- 文化类型:新石器时代早期
- 主要遗存:陶器、石器、动物骨骼等
- 考古意义:揭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人类活动的痕迹,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特征
三、遗址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发现年份 | 1973年 |
| 发现地点 |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 |
| 遗址名称 | 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 |
| 文化时期 | 新石器时代早期 |
| 主要遗物 | 陶器、石器、动物骨骼等 |
| 考古价值 | 填补江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研究空白,反映早期人类生活状况 |
| 地理位置 | 长江中下游地区,赣江流域 |
四、结论
1973年江西发现的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考古成果。它不仅展示了当时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文化面貌,也为研究中国南方史前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这一发现对于了解长江流域乃至整个中国史前社会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遗址的详细发掘报告或相关研究成果,可查阅《江西文物》《考古学报》等专业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