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方皋相马的翻译-急需】《九方皋相马》是出自《庄子·外物》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伯乐与九方皋为秦穆公相马的故事。该故事寓意深刻,强调了识人、察物应注重本质而非表象,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
故事讲述秦穆公想寻找一匹千里马,于是请擅长相马的伯乐帮忙。伯乐推荐了九方皋,此人虽然外表普通,但有独特的识马能力。九方皋在三个月后带回一匹马,秦穆公看到后非常满意。然而,当秦穆公问起这匹马的颜色和性别时,九方皋却说他只关注马的才能,而不注意这些细节。秦穆公对此深感佩服,认为九方皋才是真正懂马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判断一个人或事物的价值,不应只看表面现象,而应深入其本质。真正的识才者,往往能超越表象,抓住关键。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之术亦有所不逮也。” | 秦穆公对伯乐说:“你的年纪大了,你的技艺也有不足之处。” |
“吾有疾,吾欲求良马于天下。” | “我身体有病,我想在天下寻找一匹好马。” |
“子为我求之。” | “你帮我去找吧。” |
伯乐对曰:“臣之所知,善相马者也。然臣之子,皆不若臣。” | 伯乐回答说:“我知道善于相马的人。但我的儿子都不如我。” |
“臣有一友,曰九方皋,此其人也。” | “我有一个朋友,叫九方皋,这个人就是。” |
“可使之求之。” | “可以让他去寻找。” |
伯乐出,召九方皋,使求马。 | 伯乐出来,召来九方皋,让他去寻找马。 |
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 三个月后回来报告说:“已经找到了,在沙丘。” |
穆公曰:“何马也?” | 秦穆公问:“是什么样的马?” |
穆公不悦,召伯乐而责之曰:“子所荐者,善相马者也;今所告者,非马之实也。” | 秦穆公不高兴,召来伯乐责备他说:“你推荐的是善于相马的人;现在他告诉我的,不是马的真实情况。” |
伯乐曰:“夫九方皋之相马,心乎马,而不见其皮毛、筋骨、蹄足也。” | 伯乐说:“九方皋相马,专注于马的本质,而没有看到它的皮毛、筋骨、蹄足。” |
“是故,其所见者,马之精也。” | 因此,他看到的是马的精华。” |
“若其形,则未尝见也。” | “至于它的外形,他并没有看到。” |
“君岂足以见之哉?” | “您怎么能够看出这一点呢?” |
穆公曰:“善!” | 秦穆公说:“好啊!” |
乃以所求之马赐九方皋。 | 于是把找到的马赏给了九方皋。 |
三、总结
《九方皋相马》通过一个简单的寓言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识人、察物要注重内在本质,而非外在形式。九方皋虽未关注马的外貌特征,但他精准地发现了马的真正价值,这正是“慧眼识英雄”的典范。
这一故事不仅适用于相马,也适用于现代社会中的识人、选才、用人等各个方面。它提醒我们:不要被表象迷惑,要用心去观察、去理解事物的本质。
如需进一步解读或拓展应用,欢迎继续提问。